年轻领导干部为何拒绝给皇帝起草加封皇后诏书

本文已影响1.72W人 

北宋有个才子叫杨亿,饱读诗书,官拜知制诰,就是负责皇帝诏令起草的秘书,却一生耿直,从不知拐弯,后来他认为不正确的事,连皇帝的诏书都敢拒绝起草,真是史上绝无仅有的特例。

杨亿早慧,聪明过人,《宋史》说他:“七岁,能属文,对客谈论,有老成风”,真是天才。984年,杨亿年仅十一岁,宋太宗听说了他,特让江南转运使张去华专程护送杨亿至京,他要好好看看这天才少年究竟有何过人之处。宋太宗连续三天面试杨亿,杨亿连写五篇诗赋,篇篇一蹴而就,意境俱佳,如《喜朝京阙》云:“七闽波渺邈,双阙气岧峣。晓登云外岭,夜渡月中潮。愿秉清忠节,终身立圣朝”,宋太宗赏异不已,称他“越景绝尘,一日千里,予有望于汝也”,当即封他为秘书省正字(正九品),堪称史上最年轻的领导干部。

年轻领导干部为何拒绝给皇帝起草加封皇后诏书

网络配图

皇帝面试过的人,当然是天子门生了,这是一种荣耀,更是一种身份,何况他还是皇帝寄予过厚望的人呢?宋太宗淳化三年(992年),19岁的杨亿被赐进士及第,任光禄寺丞,不久直集贤院。宋真宗继位,杨亿刚刚24岁,又被重用为左司谏、知制诰,成了皇帝的秘书。

杨亿“文格雄健,才思敏捷”,才华被公认当时第一,独领风骚,是“西昆体”诗歌流派的卓越代表;那些文人墨客,争相拿着诗文集请他品评,经他品评的人,往往一夜成名;同僚向皇帝进呈表疏,每每出重金请他润色;他精通典章制度,起草的诏书规范而优美,同僚们有什么岗位异动的要求,等都要等到他值班的时候提出,好让自己的名字,出现在他那文采斐然的诏书中。

有了两代帝王的发现与栽培,加上才华出众,杨亿平步青云的前途是可以预见的,先秘书、修撰,再学士、翰林,然后入府拜相,一步登天,成就“致君尧舜上”的人生辉煌,这种预见几乎真实到触手可及。然而,官场是一个最说不清道不明的“场”,这个“场”的规则看不见摸不着,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,你顺应它就能步步高升,你违反它就会寸步难行,如同不善飞翔的公鸡,有了翅膀也无济于事。

官场讲究团结,而潜台词往往是团结共事,共同谋利,见人讲人话,见鬼讲鬼话,看不惯的要笑脸相迎,瞧不起的要亲热有加,无条件顺从,无原则迁就,你好我好大家好。然而,杨亿为人孤僻,刚介寡合,惟结交才德卓绝者二三。这样的做人原则,在官场无疑不合时宜,甚至自讨苦吃。比如,宋真宗身边有一个红人,想拉拢杨亿,杨亿是清流嘛,官场再坏的人也想与清流拉关系,便对杨亿马屁道:“君子知微知章,知柔知刚”。面对这张迎面而来的笑脸,杨亿却正言厉色道:“小人不耻不仁,不畏不义”,在笑脸上泼了一盆冷水。

年轻领导干部为何拒绝给皇帝起草加封皇后诏书 第2张

网络配图

又比如,王钦若和丁谓皆因善于吹捧而骤贵,他们齐心鼓动宋真宗“东封西祀”,大搞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,大唱英明神武的颂圣赞歌,在士大夫间口碑极差。不过,对于这种行为,大多数官场滑头只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不说出嘴里,但杨亿眼里容不得一点尘埃,态度挂在脸上,鄙夷说在嘴里。杨亿与王钦若同在史馆上班,王钦若前脚进,杨亿就后脚出,其他同僚聚会文人雅集的场合,也是如此,根本不屑与王钦若照面。丁谓出任副宰相,同僚们纷纷赶去祝贺,杨亿却冷冷地说道:“骰子选耳,亦何足道哉”,讥笑他升官靠运气还不是才华,充满蔑视。杨亿到处树敌,终于遭到王钦若、丁谓、陈彭年等人的联手排挤。母亲病重,他请假后匆忙启程,人家告他一状,说“不俟命而去”,要给予处分;他起草诏书,皇帝作了修改,人家参他一本,说起草诏书被皇帝修改的,理应降职。

当然,与同事处不好,这在官场倒也不是什么大忌,因为对于官员来说,一言九鼎的皇帝说你行你就行,不行也行。然而,要皇帝说行,必须俯首帖耳,把首长的毛发摩捋顺了才行。而最要命的是,杨亿非但不投其所好,反而摸倒毛,拂逆皇帝的旨意,让皇帝老大不高兴。1007年,郭皇后病故,宋真宗册封最宠爱的刘德妃为后,安排杨亿起草封后诏书,倔强的杨亿竟然要原则不要前途,固执己见,认为刘德妃无论是德行和出身,都比不上已故宰相沈伦的孙女沈才人,公然拒绝为皇帝起草诏书,逼得皇帝只好收回成命,另外安排他人起草。

年轻领导干部为何拒绝给皇帝起草加封皇后诏书 第3张

网络配图

如果说与同僚为敌是自寻烦恼的话,那么与皇帝作对,就无异于自掘坟墓。终于有一天深夜,宋真宗在皇宫一小阁召见了杨亿。首先,宋真宗问这问那,与他拉家常,叙旧事,反常的亲切。接着,搬出几个装满了文稿的小箱子,宋真宗手捧这些文稿对杨亿说:“爱卿啊,你是认得我的笔迹的,这些文稿都是我自己亲自起草的,从来没有命人捉刀代笔啊!”杨亿一听,马上明白皇帝已经不再信任他了,皇帝身边的大学士、大笔杆子却弄得皇帝亲自操刀,那还要你有何用?于是,杨亿开始佯狂,装疯卖傻,自甘堕落,然后请病假,出奔阳翟,归去,归去,狼狈如丧家之犬。

杨亿少有大志,理想远大,然身在官场,挥洒不开,总是两日一批评,三日一处分,一路磕磕绊绊,跌跌撞撞,上上下下,沉沉浮浮,仕途坎坷,命运不佳,最后抑郁而终,年仅47岁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