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文改制时间 建文改制的得与失

本文已影响1.39W人 

建文改制,是明惠帝、方孝儒、齐泰黄子澄等人推行的改革,以先秦儒家的理想政治理念作为指导,遵循先圣之教诲,而实行“德治宽政”,解决朱元璋后”的严刑峻法、苛捐杂税、藩王拥兵等问题

 背景

明惠帝受方孝儒的影响,悉去明太祖苛酷专滥之政,减轻江浙重赋,广开言路,虚心纳谏;并且在黄子澄与齐泰协助下,实施削藩政策

建文帝的改制,大多是托古改制,具有理想性质。在继位诏书中,宣布要推行“维新之政”,使明朝达到“雍熙之盛”。

继位后,随即召回在汉中的方孝孺,任翰林院侍讲。

洪武31年六月,任齐泰为兵部尚书、黄子澄为太常寺卿,参预国事,明为东宫伴读,实是建文帝之师。

建文改制时间 建文改制的得与失

  明惠帝

建文改制的背景有四点:

一、洪武年间屡屡爆发大案要案,朱元璋丧心病狂的杀戮开国功臣、武将,尤其是在“蓝党”案爆发后,牵连甚众,主犯大将军蓝玉行刑前,曾大呼:

“朱公谓天下已定,何不留一二以防不测?”

可朱元璋却将洪武年间所封的11公57候几乎全灭。

所造成的恶劣后果,就是:

不仅造成洪武晚期大明中枢高级官僚梯队青黄不接的被动局面,而且也使得大明中枢的威望与权势渐趋衰弱。

二、大明开国时,朱元璋认为:

“水弱民狎而玩之,故多死也。盖法严则人知惧,……,故守成者不可轻改祖法”。

从这样的“法治”指导思想出发,整个洪武年间的大明帝国,政治酷寒,法峻刑严。

朱元璋的严刑峻法,虽然使大明帝国的中央集权得到空前的加强,但它不利于明初社会秩序的真正稳定与和谐,这也就大大妨碍了大明帝国的长治久安。

三、洪武年间,尽管朱元璋多次下诏减免自然灾害发生地区农民的赋税与徭役,但这毕竟是有限的,大明开国,无论是修建皇宫都城,还是修建明孝陵,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。

当时,中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农民税收,使得大明帝国一开始,就对江南地区实行重赋,建文帝诏书中所说:

“国家有惟正之供,江、浙赋独重”。

四、朱元璋大肆分封,欲以地方藩王辅翼中央皇室,但又赋予他们极大的军事权。

虽说朱元璋活用“荆条除刺”理论,几乎全灭大明的异姓功臣勋将,但大明武装动乱的种子仍随分封制的推行而埋下。

其中最使人尴尬的,是藩王与建文帝的政治君臣关系和家族内部的叔侄关系,这种双方错位的关系,加剧了大明皇室与藩王、地方与中央的矛盾。

 政治理想

本着用人不疑、疑问不用的精神,建文帝在军国大事上,完全放权黄子澄、齐泰,削藩虽然符合其想法,但对建文帝而言,却不是最要紧的事务。

建文朝的大部分时间,建文帝的精力放在改制以实现自己和父亲的政治理想上,对朱棣不够重视。

所以,虽在战场上屡战屡败,但建文改制则得到了天下人的支持和期待。

建文帝即位初年,主要精力放在改制,而非与朱棣的战争上,这是他自幼以来的政治理想,也是他父亲朱标的遗愿。

官制改革,为建文改制最主要内容,自不待言;由于建文史料《皇明典礼》的发现,使建文礼制竟而获得了最原始材料,因而也有了予以特别关注的必要;改变洪武肃杀的政治气氛,使治国之道由猛趋宽,本属建文改制的宗旨,因而法律之改,理所当然位列其中;经济、社会政策,作为“制度史本位”的“外缘”,将在最后讨论。

建文官制改革是有计划、分步骤进行的,显系一套对政治制度的通盘设计,是一个有机的整体。

它带有浓重的方孝孺个人政治学说的痕迹,也饱含了朱允炆本人对治国之道的考量。

无论从纵向,还是横向上看,建文官制都如“常山之蛇”,击首则尾应,击尾则首应,是一系列有系统的措施。

 措施

更定官制

一、完善中枢文职化——以品行佳优的文臣循吏充实大明中枢机构,完善其文职化

建文帝以文臣学士作为主要仕进对象,大开科举,从而相当提高了建文朝廷的整体文化素质,或称为“秀才朝廷”。

除此之外,建文帝还特别看重朝廷中枢主要官僚的个人品质与政治实践经验。

挑选拥有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、政绩突出、品行良好的封疆大吏,担任六部尚书和侍郎。其中较为出名的,有:云南右布政使陈迪提为礼部尚书 、浙江左布政使王纯提为户部尚书。

更为重要的是,建文朝的司法、监察机构主管领导或清正廉明或忠贞刚烈,对于整治官场风气与纠正冤假错案都十分有益的。

二、提高文臣地位、精减地方官制——以提高文臣学士政治待遇为中心的官制改革

建文帝的官制改革体现出儒家仁义礼乐化民的治国理念,这实际上是对朱元璋的“专意右武”政策性错误的矫正。

洪武时期,朱元璋将分掌天下的六部定为正二品,将中央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定为正一品,这显然是与文武并称是相悖的,更可笑的是培养文官的国子监祭酒(校长)定为正四品,而皇帝管理军马的太仆寺卿却定为从三品。

由此可见,建文帝的改制是必不可少的。这里就不赘述具体改革了。

总之,大批亢官亢员的淘汰,减轻了人民的负担,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。

后世史学家朱鹭说:

“然在后世,民残于多牧,禄縻于亢员,重以中官出使,道路绎骚,则汰官,省邑二事,固亦有足采者。未可谓建文时政,毕竟非也。”

 宽政减刑

一、宽和政治——创造比较宽松的政治氛围

大明初期三十多年内,洪武政治是恐怖而又伴随着血腥的,而在朱允炆主政时期,其贯彻的总的精神就是“改严为宽”,建文帝改变了朱元璋万机皆亲断的做法,将许多国家政务委派给手下大臣,放权下去,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地位;改变了朱元璋设置六科给事中监察百官,自己乾纲独断的做法,而是将六科给事中改为左右拾遗,不监察百官,而是专门给皇帝提意见,规谏皇帝,虚心纳谏,宽和对待大臣,注重礼教德化,确实是一位宽厚、眼光远大的帝王。

二、宽减刑罚——纠正冤假错案,改轻刑典

建文帝在皇太孙时期,就已参与到大明司法案件的审理当中,并且参考礼经和历朝刑法,修改大明律数处。

继位后,除了改轻刑典、宽刑疏法外,还展开对洪武年间的大量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。

这些做法,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与稳定大明帝国的统治,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。

免赋税

由于朱元璋早年当过和尚,所以比较熟悉佛教教义。中晚年的朱元璋恐惧因果报应,因此青睐佛教,导致大量寺院佛道广占田地,不向政府纳税,加重了人民负担;大明初期不知为何,朱元璋独重江南赋税,财税政策厚此薄彼。

建文帝继位后,禁止私自出家为僧尼,限制佛道势力的发展,建文三年规定:

“天下寺院道观,每僧道一人各存田五亩,免其租税,以供香火,余者入官,均给平民。”

建文帝一上台,就下诏要求江南赋税与其余地方相同,并且不必像洪武年间一样,不得在户部为官,而是一视同仁,即使是朱棣在北方已经搅得鸡飞狗跳,建文帝依然坚定推行政策。

建文削藩

削藩三策

一、武力削藩

以齐泰、黄子澄、方孝孺为首主张武力削藩,他们都熟读史书,深知藩王之害,所以力主武力削藩,予以彻底解决问题。

优点:干脆利落,一劳永逸。

缺点:来势很猛,极可能使皇帝背上屠杀骨肉的恶名,而且可能会激起藩王造反。

二、曲线削藩

以高巍为代表人物,仿西汉主父偃“推恩法”,采用推恩削藩。除此之外,还倡导“徙地推恩”,即:将子孙分封到其他地方。

优点:节省财政开支,避免武力削藩耗费的大量军费,吻合国法祖制,有效削除藩王势力,徙地分封,使北方的藩王子孙到南方去,大大削弱藩王势力。

缺点:该策耗费时间较长,朱允炆作为最年长的孙子辈,才22岁,其他藩王儿子就更小了,易让藩王找到借口。

三、徙地削藩

由卓敬提出,该法要求北方的藩王重新分封到南方去。并且,卓敬指出,应首先铲除燕王。

从后世眼光看,卓敬的方法最合时宜,而且直指要害——燕王,但由于建文帝的软弱与畏惧燕王,没有采用此策。

最终,建文帝意图削藩的想法泄露,被迫不得不选择武力削藩。

三大失误

一、如果建文帝身处太平盛世,那么极有可能成为一代明君。

但他偏偏出生在社会转型时期,这时帝国需要的是心狠手辣的铁腕人物,显然建文帝优柔寡断,婆婆妈妈,致其当断不断,使原本的优势逐渐变为劣势。

二、如果处于太平盛世,那么方孝孺、齐泰等人确实能成就一番事业。

但处于洪武转变为建文的时期,主张武力削藩,作为武力削藩的高层决策人,却无一人有军事背景,充其量只是纸上谈兵,加上建文帝,也不过是四个“书生”。

三、由于建文帝的软弱与智囊团书生大臣的偏激,在削藩的方案选择上一开始就犯了错。

既然选择武力,就存在拿谁开刀的问题,建文帝又一次犯错,首削的不是燕王,而是燕王的弟弟,而之后十个月内连削五王,竟一个都没有燕王,反而一次又一次打草惊蛇,致使燕王有喘息的机会,反而为燕王造反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准备。

 结果

建文改制,一方面对武官的利益多有触动,故在改革时受到了勋臣们的阻碍;另一方面,其成果因为靖难之变而大打折扣。

由于明惠帝与方孝儒专心于托古改制的不急之务,在削藩方面没有马上针对燕王朱棣,促使朱棣发现危机,并且以“更改祖制”为由,发起靖难之变;战争开始后,惠帝又一再在军事上犯错,使得政府军节节败退,最终战败。

朱棣攻入南京之后,在南京称帝,即明成祖。

明成祖为了证明自己的皇位合法性,以抹除篡位的污点,便将建文年间改变的制度,几乎全部恢复为洪武旧制;并且,革除建文年号,将建文四年的记事,改沿用洪武年号记录。

此外,还将钱粮、兵马以外所有榜文、奏书,尽数烧毁。

评价

自从登基起,建文帝就不断下诏,实施新政,去除朱棣的刻意丑化,客观理性的看建文帝,他确实是少有的好皇帝,但历史是无情的,“建文新政”最终是失败了,失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:

外部原因就是:

朱棣“靖难”造反的成功,打断了“建文新政”的进程;

内部原因有至少四点:

一、太过理想化。

建文帝的“宽仁”,是太过于理想化的宽,是无原则的宽,是典型的迂腐书呆子气。

二、“建文新政”操之过急,求成太切。

新政本就侵犯了大明许多官僚的利益,又与削藩同时进行,一下子激化了中央与藩王的矛盾,使朝廷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。

三、用人不合适,选择时机不对。

诚然,方孝孺、齐泰等是”智囊“,但他们虽有满腔热血,却缺乏政务的实际经验,统御与领导能力不足,他们的经验虽来自于历史,却完全不懂政界的凶险与人性的丑恶,终于产出恶果。

四、“建文新政”的复古色彩太浓。

最明显的是,建文帝为了改变贫富不均的局面,竟采纳方孝孺不合时宜的建议,恢复两千年前西周时的井田制。

改革出现问题,虽然是很正常的,但偏偏出在削藩时,终于让朱棣抓到把柄,以“变更祖制”为由,起兵造反,发动了“靖难之役”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